学科代码:0303
学科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8年通过国家审批,1999年开始招生,是吉林省较早拥有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2020年成功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实现学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学科紧密围绕吉林省地方社会建设的实际和国家重大社会发展议题开展研究,尤其在家政学研究和“三农问题”研究领域取得较好进展,形成一定优势和特色,累计为国家培养特色专门人才400余名,毕业生分布在科研院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家政、养老行业龙头企业,均成为行业、产业骨干和优秀管理者。
学科依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进行研究生人才培养,现拥有教育部国家级家政服务职教培训基地和养老服务职教培训基地,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家政服务研究中心、省级双师双能型“养老服务与管理”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吉林省养老和居家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社会学学科下,我院设有家政学和社会学两个本科专业,家政学专业2002年获批招生,是全国第一个全日制家政学本科专业,填补了教育部专业目录空白,当前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专业2000年正式招生,是吉林省较早招收社会学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当前为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社会学一级学科下设家政学、应用社会学、老年社会福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围绕家政与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及老年社会福祉深入开展研究,不断扩大自身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逐步将本学科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能够服务于产业振兴、社会发展的特色高水平学科。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分别设立家政与社会发展、农村与社会发展、养老与社会发展研究团队,围绕各自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11人,其中18人拥有博士学位。现有吉林省高层次人才2人,其中D类人才1人,E类人才1人。近年来,学科教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农业部软科学项目1项,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导师名单
吴莹(教授,学科带头人)、肖强(教授)、成华威(教授)、李彬(教授)、卓然(教授)、孙冬梅(副教授)、庄海茹(副教授)、秦志爽(副教授)、丁宝寅(副教授)。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熟悉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主要调查技术,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家政、农村、养老等研究领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
4.遵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治学严谨,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
家政学:本方向以提高全民家庭生活质量为目标,主要解决家庭结构变革和家庭生活建设的实际问题。研究领域包括构建新时代中国家政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研究;聚焦家政服务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以家政学理论指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应用研究。
应用社会学:本方向将社会学理论、方法运用于农村和农业社会学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播,乡村人口流动,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农业的现代化转型路径等方面。
老年社会福祉:本方向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主要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民生福祉问题,研究领域包括老年人福祉理论与政策,老年服务与管理,农村、贫困等老年群体的民生保障等。
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以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培养。
2.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指导小组由导师邀请2-3名校内外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文献阅读报告、科研进展汇报及学位论文全程指导。
主要课程
学科必修课:社会学原理、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前沿研究。
学科选修课:家政与社会发展、家庭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研究前沿、老年社会学、老年社会福利专题、家庭心理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交流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办了吉林省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吉林省家政学会学术年会等多项会议,为师生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在国际交流方面,本学科先后与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的一些大学和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在人才培养方面达成合作议项,取得了可喜成绩。